您的位置:首页 >金融 >

环球今热点:中国人如何超越松露?

2023-06-24 10:18:56 来源:舌尖上的美食攻略

每年深秋,一种世界级的美食—— 松露 ,在我国 云南、四川 ,以及 东北地区 相继上市。松露,一种 野生食用真菌 ,由于生长过程完全在 地下 进行,对生长环境要求 极为苛刻 ,至今人工培育成本很高。靠天吃饭,让来之不易的松露价格昂贵。

黑乎乎的松露,品质好的每斤可以卖到上万元。


(资料图片)

图/视觉中国

松露 ,与 鱼子酱、鹅肝 并称 世界三大顶级珍馐 。拳头大的一块松露, 价值堪比三线城市的一套房 。虽然颜值连平平无奇都够不上,松露却以其 奇香 ,成为 欧洲人的餐桌顶流 ,搭配精致的餐具,混迹在高端米其林的餐桌上。

作为 欧洲宫廷菜 的担当,松露的高贵足以令顶级牛排、海鲜黯然失色;一盘普普通通的意大利面,撒上 几片 松露,价格就能翻上七八倍。

哪个高端西餐厅里,

能缺一道松露菜肴?

摄影/酒酿的米笑

然而在中国,松露却画风突变:四川人 论斤卖, 云南人 拿它给米线当配菜, 沈阳故宫 的 松露巧克力雪糕 ,到此一游的游客几乎人手一支……正如 鱼子酱 被 浙江千岛湖 等地变成了平民食材,四成以上的“法式 鹅肝 ”被 山东临朐县 人承包,松露在中国也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—— “猪拱菌” !

中国人凭啥 改写了 松露的气质?

蒸蛋上撒松露碎,

中国人让松露亲近灶台。

摄影/大旭

从世界顶级珍馐

到中国烟火小吃

松露花了几百年的时间,才跃升为 欧洲人 餐桌的 顶级食材 。

曾经,松露 非富即贵 ,是欧洲皇室、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养生奢侈品: 法国国王路易八世 每天都要吃够一磅松露, 拿破仑 把香槟煮过的松露当作“保健滋补品”……

松露的高贵与西餐大厨优雅的形象最配。

摄影/酒酿的米笑

如今,在国外的顶级餐厅里,厨师们小心翼翼地将松露切成 薄片 ,或碾成 细末 ,作为“点睛”,然而松露却作为主角,被显眼地 写进菜名 里。 松露煎牛排、奶油松露汤、松露鹅肝酱…… 如果没有几道拿得出手的带松露的特色菜肴,这家餐厅就显得身价不够。

松露刺身 ,代表了这种高端食材最朴素的烹饪方式,就连跟松露没有一毛钱关系的巧克力,也因为 形似 松露,而自称 “松露巧克力” 。

松露巧克力里一般没有松露,

它只是样子长得像松露。

图/图虫·创意

然而上世纪90年代, 中国松露横空出世 ,黑松露产量占到全世界的 一半 。欧洲人渴望的“松露自由”,正在被豪横的中国人实现。

在中国,松露当然是“精致”的代名词,不管是 黑松露铁棍山药鲍鱼 ,还是 黑松露炒蛋多士 ,听上去都给人一种米其林级别的高级感。某女明星宣布离婚后狂炫的 万元松露大餐 里,大概也没几片松露。

普通的蒸鸡加上几片黑松露,

立刻有了高级中餐的感觉。

图/汇图网

然而,在 烟火气十足的中国人 面前,松露也在逐渐褪去“优雅”“高贵”的气质,变得 平民 , 且江湖 。比如,松露成为 红烧肉、米线、小笼包、肠粉、烧卖、辣椒 的配菜。

作为一种百搭食材, 东北人可以用它炒鸡蛋酱拌面条,四川人可以用它做辣椒油炒菜。 端午节,松露和蛋黄被包进 粽子 里;中秋节,奶黄流心 月饼 里也有松露的身影。

黑松露月饼,

松露成功嵌入到中国人的节日传统里。

摄影/吴学文

作为一种 调料 ,抑或 蔬菜 ,松露在中国回归了它作为 “菌子” 的本质。

被誉为 “菌子王国” 的 云南 ,松露这种 “块菌” 不过是众多菌子中的一种,远不如 牛肝菌、鸡枞菌、干巴菌 受欢迎。欧洲人吃松露,要用特质的工具,恋恋不舍地削上几片,就觉得尝到了天赐的美味,而云南人则拿起一块松露,就像切土豆一样,一劈两瓣,直接 扔火里烤 ,或者 滚到汤里炖鸡 ,让它为米线服务。

中国人眼里的松露,

和葱姜蒜区别不大。

摄影/大旭

欧洲人最为珍视的松露 香气 ,在中国也变得令人费解。有人说它闻起来像 蘑菇、蒜头、蜂蜜、玉米…… 大概一千个人的鼻子,能闻出一千种松露的味道。

正如 鱼子酱 被中国人当成 咸菜 ,不管是 配粥、配油条、配臭豆腐 ,都能吃出一口纯正的家乡味,松露也是一样。 松露粉 炒菜、 松露酱 拌面……对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来说, 没有同化不了的食材 。

中国松露,

何以改变世界松露版图?

中国人豪横吃松露的背后,是 巨大的松露产量 。目前, 中国松露出口量世界第一 ,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松露第一大国 。 西南、东北地区 成为我国松露的主产区。

产自大东北的黑松露。

摄影/大旭

然而从20世纪末在中国发现松露至今,松露在中国 成为商品 的历史,只有短短30多年。

提到松露,人们最为熟悉的通常有两类: 黑松露 和 白松露 。在欧洲, 法国的黑松露 和 意大利的白松露 ,分别代表了这两类松露的高峰。目前,全世界黑松露总产量从本世纪初的 近千吨 ,腰斩为 五六百吨 ,传统的黑松露大国—— 法国 的年产量约 30吨 ,而 云南 一年即可产出近 300吨 ,紧随其后的 四川 ,黑松露年产量将近 100吨 。

每值松露季,云南菜市场里松露随处可见。

图/视觉中国

而更为珍贵的 白松露 ,过去只在 意大利及克罗地亚 的北部发现,2013年以来,在我国 云南地区 则发现了大量的白松露。每年,成吨的上等松露从云南出口英国、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国,令 云南 成为 我国松露第一大省 ,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松露产地。

产自中国云南的白松露。

摄影/华立夫

湿热的气候 与 多样的植被 条件,孕育了云南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。 低纬度、高海拔 的云南,承载着 寒、温、热 三带气候类型,造就了 多样化的水热组合 ,最利于松露的生长。占 全国黑松露产量60%以上 的云南,在高级蘑菇这一块,可以说是完全拿捏了。

菌子天堂云南,同样是松露大省。

图/视觉中国

与云南交界的 四川凉山 ,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宝藏之地,也是松露在中国的最早发现地。每逢冬季松露上市,大大小小的 农贸市场 里随处可见松露的身影,远远就能闻到松露特有的香气。

这种呈块状、外表坑坑洼洼,与月球表面有得一拼的菌子,只有切开才可见 灰白 或 黑色 的诱人 纹理 。更多时候,凭人的肉眼凡胎很难注意到它。松露就像一个世外高人,在 深山老林 里藏身千年,与 橡树、栎树、榛子树 等共生天地间。

松露对土壤、水分的要求尤其严格。

图/视觉中国

森林资源广袤 的地区,便成为松露的宝藏产地,比如 东北辽宁 ,正在成为下一个被世界期待的松露大省。与世界松露产量严重下滑的趋势不同,中国松露的世界影响力将越来越大。

和其他物产不同,松露的发掘历程尤其艰难。欧洲人牵引 狗、猪 ,利用动物对松露香气的敏感,在山林里摸索的历史,刻画了 “松露猎人” 的不易。在我国云南、四川、东北的山区,挖掘松露同样是一个 基本只能依靠人力的徒手操作 。

每一枚松露里,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辛劳。

摄影/大旭

跟随中国版“松露猎人”寻找松露的过程,让人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尊重。

穿过 杂草丛生 、原本没有路的山路,在漫无边际的树丛中,寻找“可疑”的树种,即使在阳光明媚的大中午,置身树林间也是 一整片的阴凉 。锁定一片区域之后,犹如“扫荡”一般,不能放过每一块土地,或许方能刨到一块令人惊喜的松露。 但多数时候,劳作半晌,或许毫无收获。

狗对松露的香气尤为敏感,

以往人们常借助狗来找寻松露。

图/昆明虎狮

有时候,好不容易刨到一颗松露,却尚未成熟。这时候,经验丰富的“松露猎人”都会 老老实实再埋回去 。据华立夫先生(从松露种植到加工,他已钻研10年)说: 保护这种野生资源 ,让它能够年复一年地生长、壮大, 比眼前收益更值得期待 。

手捧刚挖出来的松露,

能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馈赠。

摄影/大旭

然而,由于缺乏对于松露品质的定义权,中国松露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, 无法以产量获得本应有的平等对待 。再加上高品质的松露越来越少,中国松露的价格总是低人一头,无法和动辄 上千块一斤的欧洲松露 相比。

在各种的“国际质疑”声中,对中国的 高品质松露 同样充满着偏见。不论是从 口感 ,还是 营养成分 上看,顶尖的吃客都难以尝出区别。因此,中国松露融入世界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中国松露在质疑声中发展壮大。

图/视觉中国

和重新定义了世界鱼子酱市场的 中国鱼子酱 相比,中国松露还需努力。

中国松露走向世界,只是 中国物产 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。作为 世界物产大国 ,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。

让没有成熟的松露重新回归大地,

有利于松露的繁衍。

摄影/大旭

比如, 新疆西红柿 出口量占的世界的四分之一,供给着意大利人餐桌上的番茄酱; 吉林洮南辣椒 称雄东北亚,直接决定了韩国泡菜的味道; 福建鳗鱼 代表“国鳗”崛起,为鳗鱼逐渐短缺又嗜鳗鱼如命的日本“续命”……

在这张由勤劳的中国人绘制的 新物产地图 上,世界三大珍馐——鱼子酱、鹅肝、 松露 全体在列,体现了中国人在包容之中的开拓与进取。

关键词: